与卫星对话——张建飞《航天测量船卫星通信地球站技术》读后

沈文华
2018-11-26
来源:中华新闻社

作者:沈文华

新近收到同年入伍兰溪籍战友张建飞新著《航天测量船卫星通信地球站技术》(人民邮电出版社2018年11月出版)。该书全面介绍了测量船船载卫星通信地球站相关知识、通信信道终端、天线伺服控制以及设备系统管理等技术,基本涵盖了船载卫星通信地球站的所有技术内容。此书既是一本专业性很强的业务书籍,同时也是一本介绍航天海上测控通信系统的科普书。

航天测量船被誉为“海上科学城”,是航天测控网中的海上活动动测控站,是我国航天测控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了载人航天、月球探测、卫星导航、技术试验等重大航天工程航天器在相应轨道段的海上测控任务。

笔者曾于2000年4月和报社同事采访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远望”一号船,那时张建飞任该船总工程师。十多年来,张建飞工作岗位虽然发生变化,但其远望海天,踏浪追踪,与卫星对话的职业和精神没有变化。他随船出海参加了通信、气象、探月、北斗导航等各类卫星发射和神舟号飞船飞行等航天工程试验的海上测控任务达60余次。在任务过程中,作为通信系统总体工程师,解决了“通信卫星转发器波束边缘信号衰减引起通信中断”和“船载卫通站天线跟踪系统海上动态极化转换及校相”等10多项重大疑难问题和技术故障,确保了海上试验任务的圆满完成。同时,他还负责完成新一代测量船卫星通信系统和广播电视系统的工程项目建设,其《提高船载卫通站可靠性途径研究》、《第四代海事卫星及BGAN业务在测量船应用研究》等多个攻关课题分别获得多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三等奖。

张建飞工作认真且勤奋读书学习,善于总结经验和钻研问题。他先后就读或深造于国防科委干部学校、国防科技大学、通信指挥学院和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装备技术和通信指挥院校,业务能力和理论水平不断提高,并获得了工学硕士学位。他从国防科研试验基地靶场计量、军事院校装备技术专业教学等工作转展到航天远洋测控通信总体技术工作,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目前主要研究领域为远洋船舶通信系统、天线伺服跟踪控制等。他利用业余时间,与同事们合编和主编了《卫星通信设备操作与维护实用手册》、《航天测量船综合信息传输平台》和《航天测量船通信技术概论》等3部专业著作;在各类期刊上发表了《远洋船海事FB站通信链路时延分析》、《海上云层和降水对船载高频段卫星通信的影响》等科技论文50余篇。

《航天测量船卫星通信地球站技术》一书结合船载卫通站建设和课题开展的成果及一线岗位的实际工作经验而写成,书中所介绍的船载卫星通信地球站天线驱动故障预警技术、性能指标测试方法和端对端用户通信链路计算方法与实例等内容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开拓性,实用性强,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原总参通信部部长、中国卫星应用大会主席杨千里将军为该书作序并点评此书的出版,对广大读者理解和掌握船载卫星通信地球站技术及系统建设和问题分析方法上能够起到实际的指导作用,也有益于航天海上测控通信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以不断提高海上测控通信科研试验技术水平。

我国航天远洋测量船基地成立于1978年,以“远望”命名的航天测量船队攻克了一系列高难度的海上测控技术难关,实现了从陆地到海洋、水面到水下、国内到国际、测量到测控的四大跨越,海上测控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张建飞长期从事船舶海上通信业务和技术工作,参与第二代和第三代测量船船载卫通站的研制工作,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为紧跟通信新技术发展步伐,适应航天海上测控通信系统建设标准、模式的深刻变化,编撰了这本54.9万字的专著,凝聚了他奉献我国航天事业的满腔心血,显现了他胸怀大海,对话卫星的无穷智慧。

一次次神舟飞天,一次次星耀中华,在烈焰舞袖直刺苍穹的背后,述说着大洋上那些守望太空、对话卫星者的英雄壮举。可以说,张建飞的新著也是他和远望号同事们矢志不渝的航天强国梦想写入浩瀚太空、注入蓝色海洋、用40年的岁月年华奋斗,为实现“航天梦”谱写的一曲曲远洋航天测控的壮丽乐章。

作者系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