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宗法师:觉受、觉察、觉醒

柯沛鸿
2019-01-25
来源:中华新闻社

1032640995_x.jpg

禅修时,我们首先会请大家坐着不动,把眼睛闭起来。

这是对于杂乱念头的调伏,教人把散逸浮躁的心念一个个攻克下来。

沉潜下来,达到空无的状态。

但如果执着于这样的寂灭状态,这种寂就成为了死寂。

因此在静中,禅修又要求动。

从静坐中起来,无论是行住坐卧,每一个动作,都要保持一种觉受力。

只有把这种觉受的能力运用到动态生活的每一个时刻。

这种“觉”才是鲜活的、长久的、究竟的。

48424150_1887306408052997_875292881563156480_n.jpg

在六祖惠能以前,禅宗在中国仅仅是一人传一人。

但为什么经过六祖惠能大师后,禅宗在中国众多佛教流派中能够成为主流。

以至于达到无禅不寺、无寺不禅的盛况呢?

因为他要求人们在每一个平凡的日子、每一个寻常的举动中去感受禅的妙谛。

做设计的人能够从禅中感受万物的谐和,做企业的人能够在禅中领会人心的奥秘。

为人师者能够在禅中聆听心灵的絮语。

这样,禅就成为了一条通达的大道,这条道路无论与哪个向度对接。

只要能够接续上去,心灵便能够达到调畅与清灵。

禅修为人们提供的这条通道。

50255654_1917380488378922_7303153044269563904_n.jpg

一旦与各行各业的技术对接起来,便能够使形形色色的人从术的层面达到道的层面。

它能使喜茶的人找到茶道,喜花的人找到花道,经商的人找到商道。

推而广之,身体的健康、企业的发展、人际的交往,都要找到这样一条道路。

使自己和智慧对接,和慈悲对接,和天地万物运化的规律对接。

惟其如此,才能自由畅快地生活,而不被无明所牵引,不被世俗言论所绑缚。

50267771_1917380441712260_7854484789032648704_n.jpg

香海禅寺重修前,我们去海外考察了许多不同宗教机构的建筑、运营模式。

他们的文化在很多方面领先许多。但是我们并没有想去照搬照抄别人的成功经验。

因为,所有的建筑和运营形态无一不是在特定的文化土壤中按照自己的个性生长起来的。

移植和摹仿,无法使得文化长期留存于自己的土壤之上。这就是“学我者死”的道理。

只有从表象的背后找到隐藏的理念,从理念背后找到通达天地的大道。

才能够时刻拥有创新的灵感与行事的先机。

49898176_1917380408378930_7445164952500830208_n.jpg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