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管亮军 方为亮 杭州报道】
在杭州市临平第一人民医院和第五人民医院繁忙的挂号大厅里,近日出现了一抹令人安心的“志愿蓝”。来自杭州市西湖区微亮公益服务中心的志愿者们,身着统一红色马甲,坚守在自助挂号机及人工挂号窗口前,他们将服务聚焦于“挂号”这一首要环节,以专业、耐心、高效的引导,成功化解了众多患者,特别是老年群体面临的“数字鸿沟”与流程困惑,成为了打通便民就医“第一公里”的关键力量。
精准定位,深耕挂号“责任田”
不同于全面的导诊服务,微亮公益此次的志愿服务目标明确,阵地集中——全力保障挂号环节的顺畅。志愿者们深知,顺利挂上号是患者迈出就医的第一步,也是最容易产生困惑和焦躁的环节。因此,他们将自己的角色精准定义为“挂号引导专员”,对线上线下所有挂号方式的流程、医保关联、费用支付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学习,力求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能为患者提供最准确的解答和最直接的帮助。
“智慧”助老,跨越“数字鸿沟”
面对医院日益智能化的自助服务系统,不少老年人显得手足无措。志愿者的核心任务就是充当老人们的“智慧拐杖”。
“大爷,您有市民卡吗?我帮您插卡,您来选择科室。” “阿姨,您想挂的专家号今天下午还有号源,我帮您点选确认。” “您的医保电子凭证已经绑定成功了,下次直接刷码就行,特别方便。”
志愿者们一遍遍演示、一步步教辅,不仅帮助老人成功挂上了号,更潜移默化地增强了他们面对智能设备的信心,有效跨越了“数字鸿沟”,让技术发展充满了人文温度。
分流引导,提升整体效率
他们的存在也起到了重要的“分流”作用。对于习惯人工窗口的患者,志愿者会提前告知所需证件,引导其有序排队;对于适合使用自助机的患者,则主动邀请至设备前进行操作指导。这一小小的举动,有效均衡了各窗口的人流,减少了所有人的排队等待时间,提升了医院挂号大厅的整体运行效率。
微光虽微,照亮医途第一步
西湖区微亮公益服务中心的负责人表示:“我们选择深耕‘挂号’这一细分领域,是希望将服务做精、做深、做透,真正解决一个具体的社会痛点。看到一位位患者在我们的帮助下从眉头紧锁到舒展笑颜,顺利踏出就医的第一步,我们感到所有付出都是值得的。‘微亮’之光,希望能持续照亮市民的便捷就医之路。”
此次专项志愿服务,展现了西湖区微亮公益服务中心精细化、项目化的运营思路。志愿者们用专注和专业,将看似简单的“挂号引导”做成了精品服务,于细微处见真情,于平凡中显担当,赢得了院方和患者们的一致好评,为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建设文明城市增添了动人一笔。